(通訊員 耿奧涵 王慶魯)11月19日,yl7703永利赴湖北棗陽一中開展“華農教授進名校”活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丁玲以《感悟新思想,奮進新征程》為題,面向校内100餘名師生作報告,帶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活動伊始,丁玲作為棗陽一中1999屆校友,回憶了自己在母校成長的點點滴滴。她表示,棗陽一中是她成長的搖籃,也是她夢想的啟航地。随後,丁玲從個人成長經曆出發,并結合我國1990年、2010年、2023年三次亞運會,引導在場師生思考中國發展的宏大曆史進程,感受新時代中國的脈搏跳動。
“如果把亞運會比作一扇窗,透過三次亞運會的三個視窗,我們能更直觀地看到:33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曆史性變革、取得的曆史性成就。”丁玲談到,從1990年“舉國辦賽”,到2010年“舉國歡慶”,再到2023年“舉重若輕”,三辦亞運,見證了改革開放曆程,表現了中國發展速度,向世界傳播了中國理念。她進一步向在場師生介紹到,新時代的十年是我國科技進步最大、科技實力提高最快的十年。丁玲以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重大成果為例,深入淺出地引導師生理解新時代十年我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

“33年來,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奇迹’發生的根本動力是什麼?”“中國日益走進世界舞台中央的底氣是什麼?”丁玲以問啟思,在交流中與在場師生共同探讨中國奇迹的密碼。她談到,偉大實踐得益于偉大理論的指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理論指引,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她結合身邊鮮活的現實案例,生動地為在場師生重點解讀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回答的時代課題、主要内容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

随後,丁玲從校情校史、辦學資源、學校環境、招生政策等方面,為在場師生系統而全面的介紹了永利的辦學特色和育人理念,幫助同學們深入了解華農的學習生活環境。報告尾聲,她勉勵同學們“不負淩雲志,揚帆正當時”,作為新時代新青年,需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
報告期間,同學們與老師積極互動,圍繞主題展開交流,活動現場氣氛熱烈。一名參加活動的同學在結束後表示:“丁老師的報告讓我對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變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努力學習,争做新時代的棟梁之材,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青春力量!”
審核人:唐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