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7703永利

研究生招生

首頁 - 招生就業 - 研究生招生 - 正文

【走進實驗室】水稻分子育種實驗室:科研始于夢想,成于實幹

來源: 責任編輯:李夢源 發布:2022-09-10 點擊量:


課題組導師:何予卿教授


實驗室位置:永利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綜合樓)B519


研究生招生專業:植物分子遺傳學


主要研究方向:稻米品質相關基因圖位克隆與功能驗證、遺傳機理及調控網絡解析;綠色超級稻的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建立、MAS、基因聚合、全基因組選擇、輪回選擇和常規育種相結合。


主要研究成果:課題組主要對稻米品質相關基因進行圖位克隆與功能研究,相關論文發表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Rice等雜志上。克隆了第一個水稻垩白基因,第一個稻米蛋白含量基因,首次對對稻米油脂組分和含量自然變異進行遺傳解析





No.1

深入課堂,傳道解惑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遺傳學課堂上,何老師低調慈祥、平易近人、幽默風趣,講課時經常與學生侃侃而談。在何老師的講解下,晦澀繞口的詞彙概念變得有趣起來,那些無趣難懂的專業内容,在何老師耐心地啟發和引導下,将學生從茫茫的迷霧中解脫出來。課堂上的何老師講課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設計合理,在教學時循循善誘,讓學生學習起來毫不費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每個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與何老師積極互動,進行學術思想上的交流。





No.2

努力拼搏,腳踏實地


實驗室基本每周都會開一次組會,由同學們來講解文獻并彙報近期工作進展,何老師和師兄師姐們便會指出大家的問題所在,并給予關鍵性的指導。何老師每次與大家讨論課題時,總會強調做科研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對待實驗材料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照料,要把群體構建好,區分清楚基因型和表型,這樣後續的研究才會順利。何老師的教導總是一語點醒夢中人,讓我們在科研路上少走許多彎路。





袁隆平先生曾說:“書本知識很重要,電腦技術也重要,但書本上種不出水稻,電腦上也種不出水稻,隻有在試驗田裡面才能夠長出我所希望的水稻來。”每年的五月初至六月底是課題組集體播種、插秧、取樣的季節,大家便會在田間揮灑汗水,那播種下的不僅僅是實驗種子,更是一份理想,一種力量,一縷希望。



中國·湖北·武漢 南湖獅子山街一号430070 Tel:+86-27-87287308 E-mail:bio@mail.hzau.edu.cn

CopyRight©中国·永利(yl7703-VIP认证)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版權所有

Baidu
sogou